本報訊(記者 郭燕 葛玲燕)隨著全國兩會的腳步越來越近,我市全國人大代表和駐杭全國政協委員們也越發忙碌起來。赴京前,代表委員深入基層調研,聽取社情民意,修改完善建議提案,為參會做最后的準備。
“今天下午開這個碰頭會,主要是想了解支持中國醫藥港建設的需求,也再聽聽醫藥企業的意見和訴求,進一步把建議修改完善好?!?月28日下午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方曉紅,和杭州醫藥港管理辦公室的人圍坐一起,開了一個簡短的調研會。
作為一名新代表,學習和調研是方曉紅過去一年履職的兩個關鍵詞。她積極參加學習培訓、履職調研,通過不斷的學習“充電”,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。一年多下來,方曉紅對人大代表的職責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“人大代表必須要傾聽群眾心聲,反映群眾訴求,當好國家與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?!?/p>
無論是列席會議,還是調研考察,方曉紅都格外認真,涉及生物醫藥產業和企業的建議她都會一一記錄下來?!霸趨驼{研過程中,聽到了許多生物醫藥企業的聲音,比如缺乏領軍人才?!狈綍约t說,杭州醫學研究所將按照“國家隊”的使命定位,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體系化建制化優勢,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流生物醫藥人才,為浙江省、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“要搶占科技制高點,人才是重中之重。”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,加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培養是方曉紅今年重點關注的內容。她建議,推動研究生教育擴容提質,特別要推動博士教育高質量發展。同時,著力推動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改革,提升科研隊伍的穩定性,全面激發青年科研人員創新活力,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人才根基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,是全國兩會的“老熟人”——今年是他第12年參加全國兩會,但每年由他帶去北京的杭州聲音都飽含“新意”。作為一名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的委員,丁列明一直關注著醫藥創新方面的內容。
去年全國兩會上,他圍繞“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和技術審評”提案,在政協會議上小組發言后,當天晚上就接到了國家藥監部門的電話,向他了解該提案的詳細內容。
2023年4月,國家藥監局發布《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》,并批準了100余個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開展臨床試驗,其中就包括多種技術路線的個體化腫瘤主動免疫治療產品。
“過去11年,我通過全國兩會提交了有關醫藥創新、經濟發展等領域的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60多份,已經有不少建議被吸收和采納,進而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,我覺得非常有意義?!痹谶^去一年里,丁列明走訪調研了數十家生命健康領域企業,與行業專家學者交流,并通過僑聯、農工黨、中國藥促會、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等渠道,收集了很多大家對創新醫藥器械審批流程、發展生物醫藥前沿技術、引進高層次人才等方面的訴求和看法,已整理成提案,準備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提出。
“這些年,通過人才引進、政策引導,杭州集聚了一大批醫藥創新的企業,發展勢頭很不錯,但也面臨一些困難,比如企業融資難導致一些研發項目中途夭折等,針對這種情況,我覺得政府和行業都應該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?!倍×忻髡f,及時反映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,優化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,讓更多醫藥創新在神州大地上開花結果,這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所在。